【
仪表网 行业财报】4月17日,华盛昌(002980)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8.07亿元,同比增长20.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增长29.21%。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35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3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
报告期内,华盛昌持续推进大客户开发战略,为国内外客户在新产品开发和供应链保障等方面不断创造新价值,有效拓宽了客户群体,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提供长久动力。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749.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3,765.05万元,增幅为20.55%。其中,2024年下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7,444.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79.44万元,增幅为38.46%。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842.4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128.91万元,增幅为29.21%。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19.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05.70万元,增幅为36.46%。
1、海外持续推进大客户开发战略,海外收入和盈利水平稳步增长
2024年,华盛昌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依托自主设计研发能力、规模化生产优势及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多个国际知名工具品牌达成深度合作。通过精准挖掘下游应用场景的测量需求,公司为海外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及服务方案,覆盖设计、开发、生产全链条协作,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
仪器仪表行业的竞争优势。
2024年,公司新增多个海外品牌的业务合作关系,在合作首年即通过高效的技术对接与全链条协作,成功完成多个产品和项目的批量交付,同时启动了更多项目的合作事宜。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1,664.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5,913.30万元,增幅28.54%。
2、全球产能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实施全球产能布局,通过惠州工厂与越南工厂协同发展,有效突破产能瓶颈,构建了国内外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惠州工厂作为国内产能升级的核心枢纽,引入先进自动化设备打造智能化生产线,实现自动化柔性生产,提升订单承接能力。新增医学诊断、新能源产品及
传感器模组等产线,拓展产品结构,依托高端仪器研发成果,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同时,越南工厂于2024年完成建设,是华盛昌海外首个智能制造基地。该基地将充分借助越南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一带一路”政策,降低成本并规避贸易摩擦风险;通过智能检测等技术赋能越南当地产业数字化升级;强化供应链韧性,快速响应东南亚市场需求并保障国内核心零部件供应。
惠州与越南工厂联动,实现产能互补,惠州聚焦高附加值产品,越南侧重区域需求与成本优化,通过技术协同,共享研发资源推动核心技术应用,构建了“技术-产能-市场”全球化生产网络,为企业在仪器仪表国产化及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
3、精准布局多行业测量需求,专业类仪表销售收入增速较快
2024年,公司专业类仪表销售收入达到34,594.44万元,同比增长了8,398.40万元,增幅为32.06%。公司精准把握了电网检修、新能源电站、新能源汽车、工况检测、食品安全等多个应用场景的行业测量需求,提出了行业领先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
公司开发了一系列高质量的专业仪表产品,涵盖电工电力类、红外测温和成像专业仪表以及环境类专业仪表。这些产品专为满足特定行业、应用或测量任务的需求而设计,具备专业性、多功能和高精度。应用于电站、电力、交通、气象、油田、机电维修等领域。此外,高精度红外测温仪和高清晰度红外热成像仪满足了高精度和实时成像的需求,而环境组合表在安防、冷暖通、器械检修等特定应用场景中也具备多项测量功能。
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并实施多产品线搭配销售策略,公司为客户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一站式测试测量解决方案,全面满足特定场景下专业客户的市场需求。这种策略不仅实现了各产品线的交叉销售,还提高了公司的整体销售收入。
公司专业类仪表收入的增长,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策略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通过精准的行业分析、针对性的产品开发、领先的解决方案和多产品线搭配销售,公司成功实现了收入的显著提升。这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更大的增长和发展。
4、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驱动,公司通用仪表业务实现稳健增长
2024年,公司通用仪表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2,577.66万元,同比增长6,899.92万元,增幅为26.87%。随着通用测量工具日常使用场景不断打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兴亚太地区的用户,倾向于选择技术更新、功能丰富、操作简便的通用型测量工具和仪表产品,用于日常测量和维修。这一趋势显著推动了公司通用仪表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毛利率的提升。
5、自主品牌增速加快,收入占比逐步提高
2024年,公司自主品牌销售收入18,196.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75.67万元,增幅为25.31%。这一快速增长态势得益于公司在销售渠道建设上的大力投入。在国内,华盛昌通过建立营销网络、铺设线上电商渠道等多种途径,加强国内市场的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扩大不同消费群体对公司品牌的认知和触达,进一步深挖国内市场空间。在海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大客户销售渠道、与海外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强化了全球销售网络,确保全产品线的国际市场覆盖,销售渠道遍布美国、德国、俄罗斯、印度、东欧、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实现了公司全球业务的增长。此外,华盛昌培育的 CEM 品牌逐步获得国内外渠道和客户的认可,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其品牌形象店在深圳的开业,为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一体化营销模式奠定基础,在海内外的布局取得了很好的反馈,有力地推动了自主品牌收入的快速增长 。
6、产品结构优化叠加自主品牌占比提升,驱动公司毛利率显著增长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为46.20%,较上年同期增加了3.17%。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与自主品牌收入增长所带动。在产品端,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新产品不断推出,在专业仪表和通用仪表领域,不断将前沿技术带入仪器仪表领域开发出新产品,满足应用场景的需求,为客户创造新价值,提高了公司综合毛利率。在渠道拓展方面,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渠道不断拓宽,与众多海外渠道商建立并巩固了长期合作关系,自有品牌收入占比持续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在海外市场逐步增强,由于自有品牌产品往往能获取更高利润空间,随着其收入占比增加,公司整体毛利率得以提升。
7、持续推进“AI+”产品线产品开发
公司以前瞻性视野深度对接全球技术前沿,围绕“AI+仪表”战略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全面推进智能传感、专业仪表和高端科学仪器的迭代研发。依托 DeepSeek 大模型技术底座,我们率先在行业内搭建起RAG 增强的行业知识图谱系统,通过知识抽取、实体关联、动态更新三大技术模块,实现多模态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跨领域知识推理。报告期内,围绕“AI+电力”、“AI+医疗”、等产品的深度融合,推动自身产品体系向智能化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研发投入达9,045.07万元,同比增长11.74%。
同日,华盛昌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93亿元,同比增长26.47%;归母净利润为2915.95万元,同比增长6.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82.36万元,同比增长15.52%;基本每股收益0.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