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分析检测>资讯列表>中山大学王雪华教授团队在消色差平面透镜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山大学王雪华教授团队在消色差平面透镜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5年03月20日 10:20:33 人气: 11103 来源: 中山大学
  【仪表网 研发快讯】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雪华教授、李俊韬教授和梁浩文副教授研究团队最近提出将相位色散调控能力有限的超构原子区分复用地制备到台阶相位色散补偿层上,实现了同时具有高数值孔径、大口径尺寸和宽带消色差的“高大宽”消色差平面透镜,突破了消色差平面透镜“高大宽”不可兼得的长期困境。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Performance Achromatic Flat Lens by Multiplexing Meta-Atoms on a Stepwise Phas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Layer”为题于2025年3月5日发表在国际光学顶级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
 
图1:“高大宽”消色差平面透镜的物理设计、器件特征、聚焦性能及成像性能
 
  1609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透镜组)开启了人类观察观测宇宙的新纪元,然而光学固有的偏折色散导致观测目标成像呈现色差彩虹效应。为消除色差效应,1729年,霍尔发明了一件光学“神器”—消色差透镜,开启了消色差透镜近300年的研发历程。现代信息化技术要求发展小型化、集成化和轻薄化的新型消色平面差透镜。亚波长尺度人工超构原子具有一定的相位色散调控能力,利用这种特性可以令有序排列的超构原子实现消色差聚焦和成像,从而设计出消色差平面透镜。然而,这些超构原子调控相位色散的能力有限,限制了消色差平面透镜的性能,导致消色差平面透镜无法同时实现高数值孔径、大口径尺寸及宽带消色差。为突破 “高大宽”不可兼得的长期固有困境,科学家们提出过许多解决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为此,王雪华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全新的超构原子区分复用方法:利用台阶相位色散补偿层将平面透镜分成传播相位阶梯变化的不同区域,从而实现超构原子相位色散有限调控的区分复用。原理上,这种复用可以不断重复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了消色差平面透镜固有的“高大宽”不可兼得的长期困境。该研究为消色差平面透镜在光子集成芯片,生物医学成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机器视觉等新兴领域的广泛应用扫清了障碍。
 
  中山大学为该成果的第一署名单位,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林锦根和陈进北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雪华教授、李俊韬教授与梁浩文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等的大力支持。
关键词: 消色差平面透镜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企业推荐

更多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