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行业标准】近日,经专家审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冲击试样缺口
投影仪校准规范》等3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按照审定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按照《天津市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校准规范管理办法(试行)》(津市场监管规〔2021〕5号)有关规定,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冲击试样缺口投影仪校准规范》
冲击试样缺口投影仪是一种专用于夏比摆锤冲击试验试样缺口几何形状检测的光学投影仪器。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汇聚后,照射到试样,再由物镜将试样缺口轮廓放大50倍后,投射到投影屏,与标准比对样板比较,确定被测试样轮廓是否合格。冲击试样缺口投影仪结构主要由光源、物镜、投影屏、外壳、移动工作台组成。
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本规范制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同时参照了 GB/T229-2020《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冲击试样缺口投影仪的校准。
《N-甲基-2-吡咯烷酮气体探测器校准规范》
N-甲基-2-吡咯烷酮气体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主要用于检测作业场所环境中N-甲基-2-吡咯烷酮气体浓度的仪器。探测器的检测原理主要有电化学法、光谱法等。探测器一般由气路单元、检测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等组成。按照采样方式可分为扩散式和泵吸式,按照使用方式可分为便携式和固定式。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 JJF 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定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本规范的制定参考了 GB/T 5275.10—2009《气体分析 动态体积法制备校准用混合气体 第 10 部分:渗透法》等国家标准。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量程不大于 350 μmol/mol 的 N-甲基-2-吡咯烷酮气体探测器的校准。
《全自动水质智能分析仪校准规范》
全自动水质智能分析仪是利用机械臂、自动传感器等,以全自动方式对水中多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测量的仪器。
分析仪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和容量法。分光光度法原理是使用机械臂或泵自动将显色剂加入待测样品中,并提供一定温度等反应条件,使待测物质与显色剂发生显色反应,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在一定条件下吸光度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实现对样品中待测物质自动定量分析。容量法原理是使用机械臂自动对待测样品进行前处理,并通过泵将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定量滴加到含有被测物质的溶液中,通过光学、电化学等传感器自动识别反应终点。由于待测物质与滴加的物质存在定量关系,则可根据完成化学反应所消耗的试剂量自动计算被测物质的量。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支撑本规范制修订工作的基础性系列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 JJF 1568-2016《分光光度法流动分析仪校准规范》、GB/T 7493-1987《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GB/T 11892-1989《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HJ 484-2009《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8-2009《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6-2009《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828-201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 970-2018《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 1226-2021《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等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规范作为京津冀共建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采用分光光度法自动测量水质中总碱度、总硬度、氨氮、总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氟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氰化物、硫化物、硫酸盐、磷酸盐、总磷、硅酸盐、挥发酚、六价铬、总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石油类等成分含量及采用容量法原理测量对水质中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钾指数的全自动水质智能分析仪的校准。